影片中,吴岭澜年轻时候的迷茫,谁又能说不是我们现在也时时刻刻面临的呢。好在他遇到了梅贻琦,那个令所有清华人值得骄傲的人,他说的那段话让我心生敬意。
吴岭澜问梅贻琦,什么是真实。
他说,“你看到什么,听到什么,做什么,和谁在一起,如果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,不懊悔也不羞耻的,平和与喜悦,那就是真实。”
吴岭澜因为一颗报国的心,选择了优秀学生大多会选择的实科,直到他看到泰戈尔来到清华做演讲,他站在下面,看到台上站的都是当时最厉害的文人,梁思成、林徽因、梁启超、梅贻琦、王国维、徐志摩,他看到他们站在一起,被深深地震撼,他也终于明白,并不只是学习“实科”才是最好,他也想成为能够站在台上的那些人中的一员。
那一刻,他才彻底领悟到梅先生说的“真实”到底是何意义。
几十年后,成为了清华文学教授的吴岭澜来到了因避难而迁址的西南联大,那里由国立北京大学、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共同组成。在那一片用茅草屋盖成的房子里,中国无数有志向的学子们在这里专心读书。
而沈光耀却在听到飞行队长在西南联大征兵的演讲后被打动,他决心弃文从武,当一名空军。
沈光耀选择了放弃自己的坚持,遵从母亲的意愿。而在那群孩子中,有一个孤儿,他叫陈鹏。
长大后的陈鹏考上了清华,成为了一名研究核武器的科学家,他喜欢着自己的同学王敏佳。王敏佳因为给自己的老师出气而被师母诬陷,最终被批斗。和她一起写信的李想为了能去支边而选择了沉默和逃避。
批斗王敏佳的那天,一墙之隔的地方却是李想支边的表彰大会,短短的几米距离,却仿佛是两个世界,王敏佳最终被人打的面目全非,李想终究也没有站出来。
死过一次的王敏佳选择跟着陈鹏回到他成长的村庄,陈鹏说,“你别怕往下掉,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。”
最后的故事,张果果在选择救助早产四胞胎的时候一再犹豫,他也害怕人性的贪婪,面对职场中的尔虞我诈,面对底层人的无穷索取,他陷入了彷徨,直到他的父亲告诉他,当年有一个叫做李想的人,为了救他父亲和母亲而牺牲,他父亲告诉他,“逝者已矣,生者如斯。”
这句话,是当年陈鹏告诉李想的。张果果最终决定继续救助四胞胎,而他也终于得知四胞胎的家人给他送的是用胎毛做成的毛笔,作为感恩。这个跨越了几乎一百年的故事里,似乎都和选择有关。
泰戈尔告诉吴岭澜要遵从本心,吴岭澜告诉沈光耀要认识到自己的真实,沈光耀用自己的选择让陈鹏活了下来,陈鹏用自己的勇气和托底的爱情救活了王敏佳,李想因为愧疚,救了张果果的父母,张果果又坚定地救了四胞胎,
每一次选择,都是对自己人生的承担。而选择真实,才能够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,无论自己的一生是文人、战士、医生,还是别的什么,只要是自己内心深处决定了的,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去做。
几年前,当我第一次站在清华西门、清华二校门、清华学堂时,当我走在偌大清华园的主干道时,我能感受得到这所百年学府带给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,我尽管不是清华的学生,但我能体会到清华之所以为清华,不只是因为全中国最优秀的学生在这里可以读到最好的书,更是因为在她百年多来的时光中,无数大师赋予了她为国为民的情怀,在我们面对深重灾难的时刻,从这里走出来的人,带领着我们寻找光明,同时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,也正是因为这样,这所学府值得所有人敬仰。
其实人生并不在于能挣多少钱,做到什么职位,最重要的是懂得自己的心,做出让自己不会后悔的选择,并且勇敢地走下去,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,这就是我们要追寻的真实。